為什麼要拍 Raw 檔?

這兩天在 pentaxfan.net 的一條討論串內,一眾板友就 Raw 檔和 TIFF/Jpeg 的分別提出很多問題和說法,不過我從當中發現原來有不少人對 Raw 檔存在根本的誤解,希望這篇文能為大家消除這些誤會。

首先,到底 Raw 檔的內容是什麼?

簡單來說,當我們按下快門後,光線會先經過以拜爾樣式 (Bayer Pattern) 排列而成的濾片,再進入感光元件內的每一個感光單元。進入感光單元的光線越多和越強,感光單元的電壓就越高。這些感光單元電壓數值經過相機線路中的 A/D 轉換後就成為一個 12/14-bit 的數值,而 Raw 檔內收集的主要就是這些數值了。

現在我們看看網上流傳著,人們對 Raw 和 Jpeg/TIFF 的誤解。

不少人覺得,Jpeg 是沒修改的原圖,用 Raw 處理軟件處理 Raw 檔才出相片是修圖。

但實情是,如果要把圖在相機直接存成 Jpeg 的話,這收集感光元件經 AD 轉換的數據後,還要經過相機內影像處理晶片的 Demosaic 的程序,才能把拜爾樣式的數據轉成 RGB 三條 Channel 的資料。但是因為 Raw 記錄的亮度資料是線性的 (Linear Gamma) ,而人眼看到的是 Expotential 的,所以還要把畫像經一條 Log 型的 Tonal Curve 調亮一點(這點很重要,之後會再談)。 除此以外還要經調白平衡,去雜訊,銳化,Anti-Aliasing,對比,等等一堆 Filter 才儲存成 8-bit 的 Jpeg。

這叫原圖嗎? 原汁原味嗎?

事實上,Raw 處理軟件所做的相機內的影像處理晶片所做的是完全一樣的工作,只是算法不同。pentaxfans 上的 weichih654 兄 說得好:

事實上

直接拍JPG,就是讓相機的設計師幫你後製

拍JPG,然後調整參數,就是你修改相機的參數後,相機幫你後製

拍RAW,用軟體直轉出JPG,就是讓軟體的設計者幫你後製

拍RAW,調整軟體參數後,輸出JPG,才是你能自己控制後製的結果

總之,都在後製

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那 16-bit 的 TIFF,會比 12-bit 的 Raw 在處理調階方面比較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 TIFF 的 16-bit 也只是由感光元件上的 12 bit 線性資料轉換而來。

那,拍成 Raw 檔除了大家都知道後製空間比較大,可自由調白平衡 (老實說,我覺得只是這點就足夠我老死拍 Raw 了..) 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 我認為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高光過曝的處理了。在 Jpeg 和 TIFF 這些實實在在的圖檔裏,過曝的地方就是過曝,面積大的地方就變成一片死白,減 EV 調暗會變成死灰,細節全失。但Raw 檔則可保留有限度過曝 (一般是1 至 2 EV 以內) 地方的一點資訊 (主要是亮度的細節)。只要不是過曝得太過份的話,高光地方的細節甚至是顏色也是可以救回來的。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一般人說拍數碼相片寧欠曝也不要過曝,這基本上是對的。不過在拍室內照或是對比度低的情況下,如果想要雜訊低,調階豐富的相片,則一定要盡量拍亮一點,最理想的,是把最亮的地方曝光到剛好還未過曝 (其實甚至過曝一點也不要緊,記得嗎? 這是可以救回來的) 。為什麼呢? 這是上面所說,感光元件記錄的資料為線性所使然。假設感光元件有 9 EV 的 Dynamic Range, 12 bit (4096 調階) 的空間,那最光的 1 EV 可分到一半的儲存空間,即是有 2048 個調階,餘下的一半 (1024) 由下一個最亮的 1 EV 所佔,餘此類推。我們可以看到,越高光的地方得到的調階越多,訊噪比越高。

沒圖沒真相,例子我會遲一點再寫。